您现在的位置: 濮阳科技之窗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重要会议 >> 政务公开正文
政府信息公开
行政许可、行政处罚
党务公开
重要会议
关于2013年和五年来工作总结及2014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安排的报告
作者:濮阳科技    政务公开来源:办公室    点击数:1966    更新时间:2013-11-22    【打印】【关闭

市政府:

  五年来,全市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增长,引领未来的科技方针,全面实施科教兴濮战略,特别是2010年以来,以持续开展“一创双优”活动为动力,围绕 “二三五”赶超目标,下大力气推动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有不少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科技支撑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2011年,濮阳市被科技部命名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清丰县和南乐县是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台前县和华龙区是河南省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华龙区和清丰县成功创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南乐县成功创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市科技局被中国产学研促进会授予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今年9月份,濮阳市农业科技园区被科技部批准为“河南濮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为全省仅有的4家国家级园区之一。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3年工作完成情况

  2013年,全市科技工作按照“抓好一个抓手、坚持五个着力、实施七大科技工程、实现六大赶超目标、打造四支国家级科技航母舰队的”工作思路和总体部署,主动作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主要工作情况如下:

  (一)责任目标完成情况

  2013年,市政府下达市科技局重点工作目标8项,有的已完成或超额完成,有的预计能够完成,有的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一是争取国家、省科技项目59项,完成目标268%,争取资金1591万元,完成目标145%。

  二是实施七大科技工程,组织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30项(其中科技经费支持的88项),完成目标130%。

  三是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新申报待批河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3家,预计完成目标200%;新申报待批河南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3家,预计完成目标150%。

  四是新申报待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新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重点实验室3家,研发机构建设力度为历年来最大,完成目标120%。

  五是加强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管理, 新培育9家科技型小微企业已入驻孵化器进行孵化,完成目标222%,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管理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六是培育3家农业科技园区,正在组织认定,预计年底完成目标100%;濮阳高新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园区优质高档蔬菜种苗基地已达到2000万株的育苗能力。濮阳市农业科技园区被科技部批准为“河南濮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目前全省仅有4家。

  七是新增市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区域1个(华龙区),完成目标100%;新增市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3家,完成目标100%;认定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4家,完成目标200%。

  八是成功举办了4次科技成果转化暨产学研合作洽谈会,完成目标400%。我市产学研合作工作全省领先。

  另外,评出濮阳市科技进步奖40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10项,居全省第5位,比去年上升1个位次。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0.99件,居全省第5位,比去年上升1个位次。

  (二)各项重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显著成效

  1、筹备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出台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营造良好科技发展环境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建议,于7月份召开了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出台了《中共濮阳市委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成为我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出台好《意见》,市科技局分18个专题进行了调研,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进行了研究,段喜中书记、赵瑞东市长提出了具体要求。我市出台的《意见》具体、管用、可操作性强,得到了省科技厅的充分肯定,在晋冀鲁豫边区四省十二地市科技年会上,各地市纷纷要求到我市考察学习。为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又积极建议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将《意见》细化为74项具体任务,分解到市直21个单位和各个县(区),每项任务都明确了牵头责任单位和配合完成单位,确保各项任务都能落到实处。

  2、以科技项目为抓手,着力推进重点领域科技创新,着力推动濮范台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科技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立足濮阳发展实际,组织实施了一批基础好、符合发展需求且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突破的科技项目,集中力量攻关,掌握核心技术,努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突出工业强市战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按照“做大做强石油化工产业,做强做优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总体部署,今年安排工业领域重大重点科技项目40项,经费1500余万元,占市级经费总额的60%以上。重点支持宏业生化、惠成电子、贝英数控、中原特车、濮耐股份等骨干企业开展科技攻关。中原特车的数字化控制同步往复式丛式井钻机,提高了智能化水平,可替代国外技术,实现销售收入28847万元。濮阳宏业汇龙化工的新型还原清洗剂项目,实现了工业废水零排放,申请发明专利2项,获濮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二是突出农业基础地位,实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实施市级农业科技计划项目28项,特别是农业重大重点科技项目成效显著。濮阳市诚农公司蔬菜新品种引进及标准化育苗技术研究,实现了工厂化育苗全程管理标准化,建立了“科研+育苗中心+合作社”新型推广模式,示范推广新品种6个,带动2000余农户。南乐县积极实施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后续项目“25万头肉牛产业化技术集成示范开发”,成立了南乐县区域性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新建肉牛养殖企业4家,奶牛养殖企业2家,示范基地4处,改进和推广新技术10项。

  三是突出民生改善,实施民生科技创新工程。以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重点,大力发展节能减排技术。组织元光科技公司研发“市城区水域污染控制关键技术”,为我市城区河道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巨烽能源公司的生物质能供暖系统推广及示范应用,被列为河南省首批科技惠民计划。充分发挥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带动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全市12家示范企业可减少污水排放80.2万吨、一氧化碳7.14万吨、节约用电208.6万度。

  四是着力推动濮范台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科技发展。面向濮阳、范县、台前三县,安排市级科技计划项目38项,经费546万元,争取国家、省级项目12项,经费514万元。支持三县建立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支持范县创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年底有望得到省科技厅的批复。支持台前县申报国家级科技富民强县项目“鸭鹅规模化养殖及羽绒产业化技术开发”,获得国家资金支持190万元,引进高层次人才22名,新建鸭鹅养殖示范基地8处,培育示范企业3家,强力推动了该县羽绒产业发展。

  3、着力培育创新主体、丰富创新载体,实施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工程,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积极培育创新主体,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今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8家,新培养高新技术后备企业31家。濮阳惠成电子公司是从事电子封装材料和光电材料研发与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近三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总额的4%以上,相继承等国家、省、市各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余项,建成了河南省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能力大幅提高,企业得到快速发展。2013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利税6100万元;出口创汇突破2200万美元。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我市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预计2013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总产值320亿元,工业增加值11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5%。

  二是加快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今年是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力度最大的一年,新申报的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有望获批,新建的9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重点实验室进展顺利。依托蔚林化工新组建的“濮阳市酚醛发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进本科以上高学历人才6人,完成了多项课题,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是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完善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机构,增强了服务功能,全年入孵科技型小微企业9家,在孵企业达到25家。申报国家创新基金项目1项,资金60万元;申报了河南省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项目,有望获得省经费支持200万元;承担实市级科技项目2项;指导在孵企业承担实施市级科技项目12项。我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管理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四是认真做好企业研发项目认定工作,落实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优惠政策。会同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积极开展2012年度企业研究开发项目认定工作,全市23家企业的343个项目通过了研发项目认定,较上年增长8.8%。

  4、着力抓好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实施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工程、创新型科技人才建设工程,提高我市科技创新能力

  不断创新产学研合作的方式,政府搭台,产学研唱戏。从政府层面到企业层面,引进来,走出去,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多对一”等形式,产学研合作活动有声有色。

  一是政府与高校院所一对多,深化政府层面与高校院所的全面合作。我市今年新增战略科技合作协议所高校院所9家,目前达到20家。正在谋划与西安交大的全面科技合作,洽谈西安交大在濮阳设立大学科技园项目。

  二是请进来,政府与高校院所一对多,企业与高校院所多对多,举办科技成果转化及产学研合作洽谈会。今年5月,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濮阳科技成果转化暨产学研合作洽谈会。邀请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等56家高校院所的120多名专家教授发布信息、洽谈项目。濮阳贝英数控等30家企业与27家高校院所签订科技合作项目34项,签约金额3.6亿元。目前,全市共有290家企业与国内247家高校院所进行合作,合作项目359项。

  三是请进来,政府与高校一对一,企业与高校多对一,邀请专家对企业进行诊断服务。今年7月份,邀请西安交大30名博士硕士研究生组成科技服务团,深入我市企业,进行科技服务。服务团成员分14个组分赴企业,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情况。历时一个半月,形成了《西安交通大学科技服务地方行濮阳站调研诊断总结报告》。报告问题诊断准确,原因分析透彻,建议切实可行,企业采纳后取得了较好效果,同时对全市的企业也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四是走出去,政府与高校院所一对一,企业与高校院所多对一,赴高校院所开展项目谋划活动。提高产学研合作的针对性,分门别类,组织多家企业走出去和高校院所对接。今年3月,组织濮阳贝英数控赴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进行项目洽谈活动,达成了联合组建贝英数控先进制造装备技术中心合作协议。8月份,组织17家企业,先后赶赴武汉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大、四川大学等9家高校院所开展科技项目谋划活动,谋划储备项目37个,项目投资总额133.21亿元。

  五是实施创新型科技人才建设工程,创新型人才开发取得新成效。积极参与国家科技人才推进计划,我市宏业化工陈志勇、元光科技郜南作为创新创业人才计划被省科技厅推荐到科技部,目前已完成了国家科技部组织的视频答辩,正在等待审批结果。组织实施濮阳市杰出人才创新基金、科技创新团队项目5项,新申报待批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5家。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卓有成效,目前,全市共有省级科技特派员26人(含团队2个12人),市、县(区)级科技特派员246人,帮助解决各种技术难题210项,引进新技术、新品种79项,成立专业合作社42个,发展社员3315人。

  5、着力推动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工程,全面提高知识产权综合运用能力

  以知识产权年度计划项目为抓手,启动了市级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区域、发明专利提升试点和工业企业专利运用标杆试点工作。元至9月份,申请专利781件,授权599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0.99件,居全省第5位,比去年上升1个位次。积极实施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工程,新增市级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3个、优势企业4个,省级优势培育企业和区域各1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个,优势培育工作居全省前列;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消零”工作扎实有效,今年南乐县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消零”比例达到90%,提前并超额完成与河南省知识产权局签订的专利“消零”目标任务。惠成化工单笔专利质押融资贷款250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现新突破;加大执法力度,专利执法查处案件量居全省前列。

  6、实施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提高服务创新发展的水平

  我们转变思想观念,创新管理方法,积极探索科技服务的新途径、新模式,不断提高服务创新发展的水平,有效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和自主创新体系建设。

  一是创新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在项目支持方面,我们坚持围绕工业强市战略选项目,坚持集中资金支持重大项目,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在项目立项程序方面,严格按照发布项目指南、集中受理、专业审查、实地考察、专家评审和领导集体研究等6个环节严格筛选,每一个环节又制定详细的办法,量化重点指标,依据分值取舍,排除外界干扰,杜绝人情关系。在项目管理上,将项目承担单位参与全市科技活动的情况列入了合同管理的内容,激发企业参与全市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在经费管理上,积极探索以奖代补等后补助的办法,强化了项目单位的责任意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随时跟进服务,协调解决问题,保证了项目顺利实施。

  二是创新科技成果鉴定方式。为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鉴定效率,降低鉴定成本,减轻项目单位工作负担,从今年起,对医疗卫生项目,把先前一个项目一鉴定的方式,改为集中受理、集中鉴定方式,受到科技工作者的一致好评。

  三是创新科技服务方式,提高科技系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科技局选派了16名业务能力强的干部担任重点企业科技联络员,主动为企业搞好科技服务。市情报所建成了濮阳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初步实现了科技文献检索、科学仪器共享、科技成果转化等“一站式”创新集成服务。市科技服务中心积极开展科技下乡、科技进社区活动,开通了9600175科技服务热线,与濮阳电视台、濮阳人民广播电台、濮阳日报社联合开办科技节目和栏目,普及科技知识。市计算机中心把计算机网络作为开展科技服务的主阵地,在科技之窗网站、中国中部食用菌信息网等4个网站上传各类信息10937条。市化工研究所帮助企业搞好新产品研发,成立了濮阳市化工学会,组织专家搞好化工决策咨询服务,有效服务了全市化工产业发展。

  四是探索科技成果推广新途径,解决企业科技成果推广难问题。我市濮阳明锐公司的“模块化同层排水节水系统”、安科达公司的“建筑用不燃节能新型酚醛泡沫保温板”、巨烽能源公司的“生物质节能设备供暖系统”,都是承担我市科技划项目研发的科技成果和产品,拥有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都出现了大面积推广难问题。针对这个情况,我们谋划召开全省濮阳科技成果现场推广会,得到省科技厅、省住建厅的大力支持。今年7月12日,“河南省城镇居民住宅节水等科技成果现场推广会”在濮阳成功召开,全省科技系统、住建系统的领导、专家和企业代表齐聚濮阳,重点推广了这些成果和产品,3家企业7到10月销售共计9242.37万元,较去年下半年增加了21%,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这是我省科技厅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召开的首次全省科技成果现场推广会,对推动我市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全省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五是积极实施科普及适用技术传播工程,普及科技知识,推广先进技术。2013年我市承担省科普及适用技术传播工程项目9项,居全省第5位。市级科普传播工程项目6项。共解决技术难题30余个,普及推广先进适用技术8项,举办各类培训班100期,培训6000人次。 

  7、整合科技资源,打造四支国家级科技航母舰队,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年初,在充分调研和论证基础上,提出用二到三年时间,以整合科技资源为突破口,努力打造四支国家级科技航母舰队,助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构想,目前正有条不紊地积极推进,有的已成功实现,有的已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是濮阳市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航母舰队(企业号)快速推进。以濮阳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基础平台,把各县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规范整合,组团发展,一体申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已完成规范整合和整体设计,申报材料已被省科技厅推荐到国家科技部,今年11月28日赴科技部答辩。

  二是濮阳市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航母舰队(农业号)已率先入列。以濮阳市开发区农业园区核心区为平台,整合示范区、辐射区内的农业科技园区,一体申报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打造濮阳市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航母舰队。目前,国家科技部已批准我市农业科技园区为“河南濮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号”航母舰队率先入列。该园区规划核心区面积2万亩、示范区面积10万亩、辐射区面积100万亩。核心区建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科技型龙头企业3家,建有农产品加工、高档蔬菜和花卉种植、信息服务仓储物流、花卉苗木新品种展示及休闲观光4大产业园;示范区涵盖我市开发区、华龙区、濮阳县和清丰县四个县区;辐射区将辐射整个濮阳市及周边县市,整个科技园区拥有各类科技型龙头企业60家,已形成相对完整的“航母战斗群”。

  三是濮阳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航母舰队(进步号)正在接受科技部最后鉴定。今年,我市要创建第二轮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争取更多的县(区)纳入进来,成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区),成功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目前正在接受国家科技部的最后鉴定,年内有望编队入列。

  四是濮阳市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航母舰队(持续号)正在等待省级鉴定。以华龙区和清丰县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南乐县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基础,指导其他县区开展创建活动,组团发展,努力把濮阳市建成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目前,正在编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规划,今年有望通过省级鉴定,明后年有望通过国家级鉴定。

  8、市科技局系统机关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把“一创双优”活动在科技系统进行了深化细化。开展了“善学习、强素质、创一流”活动,举办“改作风、讲责任、促赶超”大论坛等活动,科技队伍精神面貌明显改观。实行了周工作例会调度制度,加强日常工作督导,保证了各项工作目标如期完成。开展了学习型、创新型、规范管理型、厉行节约型“四型”机关建设活动等,努力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严格落实优化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把廉政监督与科技工作相结合,加强行风政风建设。6月18日,濮阳日报以《风清气正万象新》为题,报道了市科技局转作风促发展的做法和措施。2013年上半年,市科技局被评为“行风政风万人评”优秀单位。

  二、五年来科技工作取得主要成效

  (一)科技投入逐年增加

  2009年以来,全市财政科技支出累计5.34亿元,其中市本级财政科技支出2.12亿元,市本级投入科技经费1.05亿元,带动社会研发投入17.3亿元。2012年全市财政科技支出1.84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1.22%,其中市本级7207万元,占1.74%。市本级科技计划项目经费2370万元,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0.57%。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为0.73%。2013年,市本级科技计划项目经费2510万元,是2008年的1.61倍。

  (二)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成效显著,成果和专利不断涌现

  2009年以来,共组织实施国家、省、市科技项目946项,其中国家项目65项,争取资金2990万元;省项目218项,争取资金5202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实现了零的突破,河南省科技进步奖48项,市科技进步奖200项。申请专利4386件,授权3019件,分别是1985-2008年总量的1.62倍和1.25倍;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由0.35件提高到0.99件,居全省第5位。

  (三)创新主体不断发展壮大

  2009年以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4家,达到28家,是2008年的7倍。培育河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15家,达到17家,是2008年的8.5倍,居全省第7位。培育濮阳市创新型示范企业21家,达到27家,是2008年的4.5倍。培育河南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10家,预计达到15家,是2008年的7.5倍,居全省第4位。

  (四)创新载体不断丰富完善

  目前,濮阳市拥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家,全省仅有4家。共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家,达到14家,是2008年的4.7倍,居全省第14位。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4家,达到43家,是2008年的4.8倍。重点实验室9家,达到16家,是2008年的2.3倍。拥有河南省院士工作站2家,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全社会创新意识相对薄弱。一些地方和部门科技创新意识不强,发展经济单纯追求眼前的数量和速度,缺乏依靠自主创新实现长远发展的意识和动力。全社会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勇于创新的氛围还不够浓厚。

  二是科技创新盘子不大。从总量看,2012年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为0.73%,虽有增长,但低于全省平均1.0%的水平,更低于全国1.98%的水平。要达到2015年1.6%、2020年2.5%的目标,任务艰巨。

  三是科技创新活力动力不足。我市很多企业都是围绕石油化工领域服务配套发展起来的,企业规模较小,管理水平不高,人才机制不活,科技含量较低,技术改造滞后,发展后劲不足,存在着盲目决策和风险经营现象。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只占全省3.3%,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量只占全省2.5%,在省内所占的比重较低。

  四、今后一段时期及2014年工作安排

  (一)今后一段时期科技工作总体安排

  今后一段时期,我市科技工作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围绕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为重点,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为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科教兴濮和人才强市战略,加快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大幅度提升科技研发能力、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科技创新运用能力和科技人才集聚能力,发挥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工业强市战略实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到2015年,自主创新体系基本建立。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6%;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提高到1.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5%;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3%;取得一批在全市乃至全省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力争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6件。

  (二)2014年工作思路

  2014年科技工作以持续开展“一创双优”活动为动力,坚持赶超发展、持续求进

[1] [2]  下一页

濮阳市科学技术局主办 濮阳市计算机中心承办  豫ICP备05012674号
Tel:(0393)4416598 管理员信箱: pys169@163.com 科技局办公室电话:(0393)6666200 传真:(0393)6666200
Copyright ©2001-2012 濮阳科技之窗 PYKJ.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推荐使用IE浏览器 分辨率1024*768